国产日韩在线观看,亚洲激情在线视频,高清国产性色视频在线,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

        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網(wǎng)>>專題報道>>卓嘎、央宗姐妹:扎根雪域邊陲的格桑花

        “家在玉麥,國是中國”

        2018年10月19日09:05    來源:經(jīng)濟日報

        原標題:“家在玉麥,國是中國”

        左圖 今年國慶節(jié)前,央宗給自家換上新的國旗。代 玲攝  右圖 央宗在放牧巡邊。 代 玲攝

        翻過喜馬拉雅的崇山峻嶺,透過云霧繚繞的日拉雪山,遠遠望去,是全國人口最少的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(xiāng)的一個小村莊,也是卓嘎和央宗姐妹居住了幾十年的家。半個世紀以來,在父親桑杰曲巴的帶領(lǐng)下,父女三人以放牧為生,守護著數(shù)千平方公里的國土。姐妹兩人就像扎根雪域的格桑花一樣盛開在祖國邊陲。

        10月份的一天,卓嘎、央宗姐妹倆背著裝有糌粑、國旗等物品的布包,相約一起去巡邊。身材嬌小的是姐姐卓嘎,性格靦腆,十分愛笑。妹妹央宗身材高挑,性格潑辣,做事爽利。

        放牧巡邊、守護國土是姐妹倆堅持多年的習慣,沿著阿爸的足跡,無論走到哪里,姐妹倆就將國旗插在哪里。他們一家人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“家是玉麥,國是中國”。

        “三人鄉(xiāng)”也不能讓國土少了一分

        1962年至1996年間的34年里,卓嘎、央宗姐妹在父親的帶領(lǐng)下,先后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并組成“三人鄉(xiāng)”,放牧巡山,堅守在祖國邊陲廣袤的森林和牧場間。

        被重巒疊嶂的喜馬拉雅山脈包圍,玉麥鄉(xiāng)其實離隆子縣城的直線距離不過40公里。可是,以前想要進出玉麥卻并不容易。兩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橫亙在玉麥人出山的路上,運氣好的話一趟要走十幾個小時,如果遇到極端天氣就別想進出了。

        在玉麥鄉(xiāng),每年有260多天是雨雪天氣,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5月底大雪封山。由于山高谷深,玉麥能耕種的土地有限,各種物資供給全靠從山外運進來。

        在這樣的地方堅守,既要忍受著物資的匱乏,也要克服一年有大半年與外界隔絕的孤苦。

        小時候的卓嘎、央宗特別渴望大山外的世界,不太理解父親的行為。特別是政府已經(jīng)幫助他們一家搬到了條件稍好的曲松村,可是卻被擔任玉麥鄉(xiāng)鄉(xiāng)長的父親帶著家人趕著牛羊又回到了玉麥。

        “阿爸說他這個鄉(xiāng)長連自己的家都守不好怎么守好祖國的土地。”卓嘎說父親桑杰曲巴教導(dǎo)他們放牧也是為祖國守邊疆。“這是國家的土地,我們要守好!”父親的話印在了卓嘎和央宗幼小的心里。

        姐妹倆記得,阿爸每次去山外開會,都會給她們帶回一些山外好吃、好玩的東西;還會給他們傳達上級的指示。

        有一次,桑杰曲巴外出開會,買回了紅布和黃布。姐妹倆高興地以為阿爸要給她們縫制新衣裳了,可是看到阿爸在兩塊布上比來比去,量了又量,隨后用剪刀把紅布裁成方方正正的一塊兒,又在黃布上一顆顆剪出五角星。

        央宗記得,平日里慈祥的阿爸那天一臉嚴肅,不說話,全部的心思都在手里的一針一線上。終于縫好了。桑杰曲巴把孩子們叫到身旁,語重心長地說:“孩子,這是中國最寶貴的東西,是我們的國旗!”

        那一天,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了卓嘎和央宗家的屋頂,成為玉麥河谷里最靚麗的一抹紅。

        那一天,卓嘎姐妹懂得了“家是玉麥、國是中國”。

        央宗15歲那年冬天大雪紛飛,阿爸送生病的阿媽外出就診,在翻越日拉雪山的途中阿媽再也沒有醒過來。也是在日拉雪山,卓嘎和央宗的16歲小妹妹被暴風雪吞噬。但是,桑杰曲巴帶著兩姐妹仍堅守在玉麥,“不能走,國土一分也不能少!”

        此后,父女三人組成“三人鄉(xiāng)”,阿爸負責巡山放牧,卓嘎姐妹守著家園。

        被喜馬拉雅包裹、與世隔絕的“三人鄉(xiāng)”是怎樣過日子的呢?

        一年四季,房子中間用3塊石頭壘起來的火塘里火苗不滅,這樣才能增加一點溫度。冬天酷寒,除了緊挨著火塘,姐妹倆只能靠不停勞作才能使手腳增加溫度;每一顆糧食都在大雪未封山時用牦牛馱進來;因為沒有襪子穿,放一天牧回來的卓嘎和央宗要在靴子里換好幾遍干草,保暖除濕。

        那個年代,玉麥南部原始叢林里有孟加拉虎、豺狼、雪豹和熊等野獸,阿爸每次去放牧,卓嘎、央宗都提心吊膽。可就算這么苦,在阿爸堅定信念的指引下,在艱難生活的磨礪中,姐妹倆把根扎在了這個36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扎在了喜馬拉雅的南部,捍衛(wèi)著神圣國土的尊嚴。

        1988年,當了29年鄉(xiāng)長的阿爸退休,卓嘎接替阿爸的班,一干又是23年。妹妹央宗是副鄉(xiāng)長兼婦女主任,一干也是17年。

        守土固邊的人越來越多

        隨著國家日漸強大,玉麥的喜事也漸漸多了起來。1996年,玉麥鄉(xiāng)有了第一位黨支部書記,山外還遷來兩戶人家,玉麥再也不是“三人鄉(xiāng)”了。

        央宗27歲、卓嘎35歲時都分別成了家。玉麥鄉(xiāng)第三代人出生了,他就是央宗的兒子索郎頓珠。索郎頓珠稍大一點的時候,也開始隨大人們?nèi)シ拍痢T谝淮未蔚姆皆綆X、風雪洗禮中,索郎頓珠漸漸懂得了親人們守邊的堅定信念,他也立志要成為波啦(爺爺)和媽媽、姨媽那樣堅守的人。

        2001年,桑杰曲巴最大的心愿實現(xiàn)了,玉麥通往山外的公路修好了。他激動地給第一輛開進來的“鐵牦牛”敬獻哈達。也就是在這一年,老人沒有遺憾地走了。

        “我在這里住了一輩子,你們不要因為玉麥苦,更不要因為我走了就離開這里,這是祖輩生活的地方,更是祖國的土地,一草一木都要看好守好。”這是老人臨終時留給全鄉(xiāng)人的遺言。

        令央宗欣慰的是,索郎頓珠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選擇回到了玉麥鄉(xiāng),他也要像祖輩一樣守護這片神圣的國土。

        自公路打通以后,玉麥的日子也一天一個樣。原來的“三人鄉(xiāng)”在去年底有了9戶32人。各種好政策也像雨露春風一樣滋潤著每一個玉麥人。現(xiàn)在,每戶平均一年能拿到4萬元左右邊民補貼、生態(tài)補償?shù)雀鞣N補貼收入。玉麥通了大電網(wǎng),家家戶戶都有了車輛,安裝了WiFi,像山外一樣,玉麥還流行起了新的支付方式。有4戶人家還開了藏餐館和家庭旅館。

        2017年10月29日,是卓嘎、央宗姐妹最幸福的時刻。習近平總書記給她們回信了,信中鼓勵她們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,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,扎根雪域邊陲,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,幸福家園的建設(shè)者。

        “家在玉麥,國是中國。”在卓嘎、央宗姐妹眼里,中國是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,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。她們一家的故事感動了更多人加入到守土固邊隊伍中。

        如今,走進玉麥鄉(xiāng),為原有9戶和即將遷入的47戶人家建設(shè)的“農(nóng)家別墅”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。屆時,全鄉(xiāng)戶數(shù)將達到56戶。

        得益于西藏自治區(qū)邊境小康村建設(shè),通往玉麥鄉(xiāng)的路將進一步改造升級硬化,衛(wèi)生室、學(xué)校也即將建成完工,基礎(chǔ)設(shè)施得到了極大改善。玉麥還被國家旅游局、國務(wù)院扶貧辦聯(lián)合列入10條中國“西部行”自駕游精品旅游線路。

        “玉麥變得越來越好了,我們更要守好這里的一草一木,守好我們的喜馬拉雅。”卓嘎和央宗姐妹說。(代 玲)

        (責編:扶婧穎、程宏毅)
        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(xué)習大國”

        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(xué)習大國”

        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人民黨建云”

        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人民黨建云”